盐雾试验的定义与原理
盐雾试验是一种利用人工模拟盐雾环境考核产物或金属材料耐腐蚀性能的环境试验,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盐雾中的氯离子穿透金属表面氧化层和防护层,与内部金属发生电化学反应,导致材料腐蚀。相较于天然环境暴露试验,人工模拟盐雾试验通过提高氯化物浓度(可达天然环境的数倍至数十倍),显着加速腐蚀速度,大幅缩短试验周期。例如,某产物在天然环境下腐蚀可能需1年,而人工盐雾试验仅需24小时即可获得相似结果。

盐雾试验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中性盐雾试验(狈厂厂)
最早应用且广泛的加速腐蚀方法,采用5%氯化钠溶液(pH 6.5~7.2),试验温度35℃,盐雾沉降率1~3ml/80cm?·h。适用于金属材料及防护层的基础耐腐蚀测试。
醋酸盐雾试验(础厂厂)
在中性盐雾基础上加入冰醋酸,使溶液辫贬降至3左右呈酸性,腐蚀速度约为狈厂厂的3倍,常用于镀锌层、铝合金等材料测试。
铜盐加速醋酸盐雾试验(颁础厂厂)
加入氯化铜的酸性盐雾试验,试验温度50℃,腐蚀速度为狈厂厂的8倍,主要针对高耐蚀性电镀层和铝合金。
交变盐雾试验
结合盐雾与恒定湿热环境的交替转换,适用于空腔型整机产物,考核内部电性能及机械性能变化。

盐雾试验的实施流程与标准
试验流程
试样准备:清洁样品表面,去除油脂、杂质;
环境设置:配置盐溶液(如5%氯化钠),调节温度(35℃或50℃)、湿度及盐雾沉降率;
试验运行:将样品放入盐雾箱,按预设时间(数小时至数千小时)持续喷雾;
结果观察:记录腐蚀现象(如锈蚀、涂层起泡、脱落),结合标准判定性能。
常用标准
盐雾试验的应用价值与局限性
核心应用价值
性能评估:快速验证材料、涂层或镀层的耐腐蚀能力,预测产物在海洋、工业腐蚀环境中的寿命;
质量管控:检测涂层均匀性、附着力等缺陷,优化生产工艺;
材料筛选: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的试验结果,选择更耐蚀的方案。
局限性
盐雾腐蚀的危害与防护意义
盐雾腐蚀可破坏金属保护层,导致机械强度下降、电子元件短路、绝缘体电阻降低,甚至引发运动部件卡死。通过盐雾试验提前发现腐蚀风险,对保障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海洋工程等领域产物的可靠性至关重要